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科技 ->> IT 】 【打 印】 
虚拟数字人大规模落地面临三大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16:14:10


  中评社北京1月25日电/据中国电子报报道,“我们近两年的奋斗目标是,通过百度智能云曦灵平台的开放,让每个人实现数字人自由。”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在近日举办的一场科技沙龙上表示。

  新闻主播、带货直播主持人、企业员工、娱乐明星等,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打造自己的“虚拟数字人”形象。元宇宙给了整个社会无限的遐想空间,万亿元级的市场前景,或许就从屏幕前的一个虚拟形象开始。

  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演进,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将现实照进虚拟世界的元宇宙横空出世,而虚拟人被认为是时下最火的元宇宙“入场券”。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联合作用之下,外形类似二次元动漫人物的虚拟人,火到了各行各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追捧,成为了各领域争抢的“香饽饽”。

  早在2017年,就有选秀节目推出“虚拟选手”与真人同台竞技,当时还没有虚拟人的概念,也没有元宇宙。这个“虚拟选手”以动漫人物形象展现,在节目现场演唱的歌曲和声音都是电子合成的。

  现在爆火的虚拟人大致可分为偶像型和功能型两种。打造偶像型虚拟人的作用更趋近于二次元动漫,核心在于其背后IP的价值和衍生能力。功能型的虚拟人核心在于技术能力,对建模、驱动、渲染、人工智能等技术水平要求比偶像型更高。

  很多博人眼球的虚拟人,功能仅局限在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这类虚拟人很快就会迎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问。不过,已经有企业着眼于虚拟人的数字化发展,在社会功能性上赋予虚拟人更多的功能,打造真正服务于社会的虚拟数字人。

  当前,虚拟数字人火力全开,上阵各行各业。不过在李士岩眼中,当下国内虚拟数字人在大规模产业落地前还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目前产业链各个节点相对割裂,不能高效协同,导致虚拟数字人在制作和调优上存在较高壁垒。目前行业中大多数公司只能完成虚拟数字人制作与运营全流程上的一环或部分环节。二是服务场景与演艺场景尚未有效打通。比如演艺型数字人不具备客户所需的业务能力,而服务型数字人难以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三是数字人的生产效率问题导致满足高机动性、高频需求的成本居高不下。

  2021年,元宇宙概念炒得火热,虚拟人之风吹得狂劲,不过到现在为止,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业界并没有统一的定论。2022年大幕开启,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开始慢下脚步慎重思考。元宇宙背后需要的技术是复杂的,不是新兴技术的堆砌,需要长时间去打磨,真正形成产品后,不该是流于表面的博君一笑。虚拟人虽然不是真人,但如果功能落在实处,它就是有社会价值的,或许到那个时候,它才能成为元宇宙真正的入口。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