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央巡视组要求深挖背后保护伞
http://www.CRNTT.com   2018-08-03 14:34:52


漫画 孙宝欣 作
  中评社北京8月3日电/“菜霸”“肉霸”“砂霸”“运霸”是对菜市、砂石、运输等行业中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欺行霸市、垄断抬价,谋取非法利益人员的代称。

  近日,这组“新词”出现在了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的反馈意见当中。第十二巡视组在对海南省委的反馈意见中指出,要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菜霸”“砂霸”“运霸”问题,深挖背后“保护伞”。

  巡视组用一个“霸”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些行业背后存在的侵害人民利益的恶劣行径,同时也道出了人民群众对这些行为的痛恨与希望解决的期盼。

  巧取豪夺,群众的获得感被啃食

  在被中央巡视组“点名”之前,海南省海口南北蔬菜批发市场“菜霸”问题早已显现。

  “一斤蔬菜最高的50元,最低的也要10多元。”“春节我只吃肉,不是我任性,是因为蔬菜太贵!”面对高菜价,海南群众纷纷抱怨。2016年春节前夕,海南菜价持续飙升,其负面影响直接体现在了海南居民的餐桌上、口袋里。

  海南省工商局通过对蔬菜批发市场开办者及批发商立案调查发现,该批发市场存在缺斤短两、哄抬物价、限制竞争、违规收费、财务混乱五大问题。

  调查人员介绍,市场内存在一级批发商长期将包装皮、数斤重的冰瓶和蔬菜一起过秤、计价卖给二级批发商,后者将成本层层转嫁,最后由消费者买单的问题。在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甚至出现批发商哄抬物价单日涨幅超过27倍的现象。

  市场方与批发商通过违规统一定价、垄断经营甚至欺行霸市,抱团组成“菜霸”,严重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飞涨的菜价直接掏空了居民的“钱袋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