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
http://www.CRNTT.com   2019-11-29 09:02:29


 
  从地方视角看,要把不同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出来。各地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积淀各有不同,需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挖掘和总结各地独有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还需坚持以建设旅游集散地空间和旅游目的地的标准来建设中心城市、促进城乡统筹,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服务水平,在服务中彰显人文精神、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服务品牌。在这方面,安徽省就是一个既有美丽河山,又具独特文化资源的省份。特别是徽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据独特地位。对徽文化要进行“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把徽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充分激发徽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创造力。

  三是做好新兴业态培育的文章。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产品,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途径。各地需围绕这一重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方面,要精心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打造新业态、创造新供给、引领新需求,精心打造“旅游+”系列业态,发展“旅游+演艺”“旅游+文博”“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健康”等一系列个性化专业化旅游业态,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消费产品。必须看到,这些新业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旅游+文博”为例,安徽等一些有条件的文化资源大省,可考虑将文博场馆打造成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有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与此同时,亦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建设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平台,扩大行业影响和社会影响。

  另一方面,要用心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别具文化特色和乡村地区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是当前广大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业最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亮点。应该看到,唤醒沉睡的乡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力,许多兼具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省份在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打造时尚城市,又要建设诗意田园,开发具有浓郁风土人情的特色产品,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业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使游客在文化演艺、节庆和农事体验中感受乡土民风,在农业采摘园、观光园中领略田园生活,在城乡互动、文旅融合、独具魅力的旅游体验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