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夸夸群”折射中国民众心理需求
http://www.CRNTT.com   2019-03-28 10:15:55


漫画:“夸夸群”(图片来源:人民网)
  中评社香港3月28日电/中国网络文化再现新动态。一种被称为“夸夸群”的网络群体,不经意间迅速成为中国各大校园的流行,甚至被开拓成为了赚钱的生意。

  美国《侨报》3月27日载文《“夸夸群”折射中国民众心理需求》,文章说,顾名思义,“夸夸群”就是群主以夸奖他人为目标,组建起几十或数百人的聊天群,在这个群里,不管你是表达个人心情,还是展示才艺,亦或是述说学习、工作及生活中的琐事,都可以得到其它网友的群起夸奖。其夸奖之言,尽是溢美之词,被夸者则是心花绽放,颇为受用。

  相互吹捧的确是令人愉快的事儿。于是,“求表扬”者不在少数,据说不足一月时间,“夸夸群”已在中国多所大学风行开来,幷已经传播到社会各界。

  电商平台也看准商机,开办起了“夸夸群”平台。笔者在某宝网站检索到“夸夸群”店家,35元人民币起步,可享受50人5分钟把你“夸上天”的服务。

  “夸夸群”对于创建者而言,或许只是一种游戏,对于参与者而言,来自陌生人的过度赞美,似乎也显得幷不真实。伴随新鲜感的逝去,“夸夸群”热潮也会逐渐冷却下来。但“夸夸群”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兴起,这背后的社会因素,仍值得关注。

  在笔者看来,“夸夸群”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它使入群者可以得到现实中缺乏的鼓励和肯定,对于情绪不佳者,能产生有效的安慰作用,对于现实中的挫败者,也有重建自信的帮助。可以说“夸夸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心理理疗的功效。换言之,“夸夸群”的迅速流行,折射出的是中国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观需求。

  毋须讳言的是,“压力山大”是当下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现实生活状态的评价。伴随科技的进步,中国人已经普遍融入到了互联网生活,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也开始提速。电脑、手机的随时在线状态,已经让工薪一族上下班界线变得模糊化,加班赶进度,这在都市白领中已是常态。这使得人们的工作强度与心理紧迫感都超过以往。

  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日益丰富起来,同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诉求。但住房的改善、子女教育的投入、求医问诊的难贵,也无疑加重了人们钱袋的压力与内心的焦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