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观察 
http://www.CRNTT.com   2019-10-14 16:37:55


 
  出行:车更“聪明” 路更智能

  只要轻点按钮,接到指令的无人驾驶车辆,就能灵活平稳地启动、转弯、避让,顺利将乘客送达指定地址。在博览会室外场地,长城汽车重点展示的自动驾驶、5G远程无人驾驶、全自动代客泊车等智能驾驶“黑科技”吸引市民纷纷体验。

  此次博览会,商汤科技特别推出智能车舱。智能车舱以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技术为核心,精准识别身份,以实现车辆权限管理及个性化配置。车舱还具备疲劳检测和分心检测功能,如果司机正处在“疲劳”或者“分心”状态,系统就会发出不同级别的报警信号。

  “无论是操控性能,还是安全保障,未来的汽车将变得越来越聪明。”博览会期间举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业界人士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汽车、交通运输等产业和行业加速跨界融合的新兴产物,是全球产业创新热点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据赛迪研究院预测,智能网联汽车将迎来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到2035年,将占全球25%左右的新车市场。

  专家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目前仍面临相关标准与法规尚未健全、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商业模式不清晰、产业生态不够健全等挑战,仍需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重点技术标准的制订、修订。还应当站在“车路协同”角度推动自动驾驶,把“聪明”车和“智能”的路结合起来,发展智慧公路。

  可以展望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不仅汽车将变得更加“聪明”,在5G等新技术的赋能之下,道路交通、汽车修理等也将变得更加便捷。

  “比如,一个人不会修汽车,戴上5G+AR的眼镜就会修了,因为它可以告诉你怎么更换、调整,也可以告诉你下一步做什么,看见什么就可以跟着做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博览会开幕式上演讲时说,“5G的登场,一定会产生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新应用!”

  (原题:数字经济将给生活带来哪些“小欢喜”?——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观察 )

  (来源:新华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