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排华事件充分说明,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当地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寻求政府支持。一些政府会动用强力手段,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或者华人的合法权益。惨痛的历史教训说明,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绝对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上的优胜劣汰一定会转化为政治上的你死我活。充分瞭解国际贸易发展的规律,吸取历史教训,对于中国与相关国家开展经济合作至关重要。
其次,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分歧和矛盾。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则解决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纠纷。不论是关贸总协定,还是世界贸易组织,都确立瞭解决争端的基本程序。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按照国际协定和条约解决经济纠纷成本相对较大,一些国家习惯于采用单边制裁措施,损害外国企业的利益。
中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一方面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尽可能采取措施解决贸易和投资不平衡现象。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企业海外竞争能力越来越强。中国希望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希望通过双向投资实现互利双赢。但客观事实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增加,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一些国家对华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针对这种现象,中国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通过组建合资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同组建联合体,建设高速铁路网,实现互利双赢。另一方面,中国希望借助于完善的合同和纠纷解决机制,尽可能地降低争端解决成本,通过临时仲裁、中间仲裁等方式,及时地化解纠纷,避免双方经济纠纷转化为政治矛盾,继而影响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发展。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需要,违反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对中国实施歧视性的政策。中国必须通过外交途径,表达中国政府的关切。与此同时,鼓励中国企业借助于仲裁、诉讼等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