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评论员专栏 ->> 乔新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香港廉政公署的历史经验值得学习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00:07:26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案件往往带有“期权”性质,犯罪嫌疑人“四两拨千斤”,通过小小的暗示,为犯罪嫌疑人谋取商业利益。这种“影响力犯罪”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如果在腐败案件调查过程中,浮光掠影,而没有展开联想,“大胆假设,小心取证”,那么许多腐败案件很可能会不了了之。

  香港廉政公署最为宝贵的经验就在于,在查处案件过程中,对于任何举报都没有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而是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线索,抽丝剥茧,深入调查,从而将隐藏在商业活动中的腐败行为调查清楚,将当事人送上法庭接受审判。

  香港廉政公署在查处案件方面之所以取得非凡的业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洞察人心,充分瞭解商业活动的秘密。可以设想,如果香港廉政公署工作人员不瞭解商业的一般规律,对人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么,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可能会放过许多细小的线索,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第五,香港廉政公署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惩治腐败的同时,重视预防和教育工作。香港廉政公署不仅通过新闻媒体刊登香港廉政公署的宣传口号,鼓励香港居民公开举报,而且更主要的是,香港廉政公署通过设立举报热线,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确保香港廉政公署真正拥有“顺风耳千里眼”。

  香港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有限,而香港又是一个公务员队伍庞大的地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及时发现线索,防患于未然。事实上,这种发动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做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正是由于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宣传香港法律规定,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事实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反腐败的压力。只有发动群众,才能使腐败分子无处遁形。祖国内地在反腐败制度设计上,充分借鉴了香港反腐败的经验,但是,在教育、预防腐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案件,被纪检监察机关推诿的现象不时出现。举报者被追究责任的案件屡见不鲜。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诬告者的法律责任,表面上看是为了树立正气,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恐吓的作用,使一些群众感到悲观,认为官官相护,反腐败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祖国内地纪检监察机关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出现不良情况,及时公开腐败案件查处结果,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到反腐败的行列,祖国内地反腐败效果会越来越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