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美国广角 ->> 中美关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越是艰难时刻,中美人文交流越是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20-08-21 11:22:36


 

  他们对中国怀着友好和善意,对美国政客频打“反华牌”、影响正常的人文交流颇为反感。与他们的相识也让我的驻美回忆多了一抹温暖柔和的“玫瑰色”:

  我忘不了,很多美国朋友,在中国驻美使馆开放日、中国新年家庭日等活动现场,对中华文化充满好奇和热情;

  我忘不了,华盛顿街头的三轮车夫罗伯特曾去过中国、会说中文,还期待与北京胡同里的同行切磋交流;

  我忘不了,美国“吃货”豪伊·索思沃思太爱中国街头小吃了,专门写书把这些美食介绍给英语世界的读者。

  他们中,有摄影师马克,多次前往中国探访各大影视基地,用镜头记录当代中国的变化并集结成册,出版摄影集《上海往事》;

  有大厨甄文达,50多年来致力于向美国和世界推广中国美食,并以美食为桥梁参与两国民间交往;

  还有犹太老人丽莲·威伦斯,在上海出生,出版回忆录深情讲述自己与中国情缘……

  这些珍贵的人和事让我越发感悟到,中美关系这对世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正经历诸多曲折,但越是艰难时刻,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越是重要。

  我是中美人文交流的记录者,也是亲历者。我衷心盼望着,虽经风雨,中美人文交流“势能”不减,我还有机会去记录和亲历更多这样珍贵的人和事。(记者:金悦磊;编辑:孙浩、刘阳、侯鸿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