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蓝博洲:我是“台独”论述的一块绊脚石
http://www.CRNTT.com   2018-06-19 00:21:01


蓝博洲在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讲座现场
 
  平时寡言的蓝博洲,把这场讲座讲得十分生动有趣,他向听众描述了自己上小学时从家到学校的那条路:离他家最近的第一个电线杆上有一个标语“小心匪谍就在你身边”,另一个电线杆上的标语是“检举匪谍,人人有责”,稍微粗一点的电线杆上还有图画:“匪谍”戴着帽子,鬼鬼祟祟地躲在电线杆后面,终于走到了校门口,远远地看到操场的大围墙里面有八个大字“杀朱拔毛 反共抗俄”,进了校门,上了台阶,看到的又是标语:“做一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 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蓝博洲上小学的时候是1967年,两岸都在经历着一场与“文化”有关的运动:大陆正在进行“文革”,台湾则是“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在铺天盖地的“反共”宣传中长大的蓝博洲,那时还不会想到自己长大后会以颠覆台湾人“反共”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写作目标。进入中学后,蓝博洲开始反思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思索人生的意义。他阅读了陈鼓应的书,知道了“存在主义”,后来又读到台湾爱国作家杨逵、左翼作家陈映真的作品,意识到应该关注现实,理解台湾的历史。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蓝博洲在《人间》杂志当记者的时候,偶然听说了中共地下党员、台湾医生郭琇琮的故事。郭琇琮在被处决前留下遗言:“请把我的尸身用火烧了,撒在我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也许可以对人们种空心菜有些帮助呢……”蓝博洲深深地被震撼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决心用一生来寻找这段被湮灭的历史,把郭琇琮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但选择写台共党人的历史,蓝博洲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最困难的部分是寻找采访对象,并说服他们愿意开口讲述这段十分敏感、充满委屈、伤痛的故事。蓝博洲曾经找到一位已经被枪决的地下党员的通讯地址,知道他的遗孀就住在那里。他在人家的家门口徘徊了三天,不敢按门铃,担心对方不接受他的采访,或者即便让他进了家门,也只是应付应付。刚巧隔壁是一家舞厅,到了第三天,舞厅拉客的人便招呼他:“小伙子,你来了三天,要进来就进来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