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蓝博洲:我是“台独”论述的一块绊脚石
http://www.CRNTT.com   2018-06-19 00:21:01


《幌马车之歌》主人公钟浩东
 
  因为需要搜集大量资料、做大量采访工作,蓝博洲的书写得很慢,“每一篇文章都要花十几年”。但是他又十分坚定地不肯放弃非虚构的写作方式,因为他需要用这些真实的故事来颠覆台湾人的价值观,一面反“反共”、 一面对抗“台独”,“我写的是共产党人,这些共产党人是台湾最优秀的一群人。台湾是一个‘反共’的社会,我要讲的是在台湾真实存在的历史。不管怎么样,这段历史是绕不过去的。”

  蓝博洲说自己是统一派,去“反共”、颠覆台湾人的价值观,是他为两岸问题的解决做的一点贡献,“因为就我对台湾的认识来说,如果不颠覆‘反共’的价值观,没有人会认同共和国。共和国是共产党的中国,蓝的、绿的都不会认同,我要争取的是台湾的民众,我要让他们理解这个东西。我要让反共社会知道,台湾也有共产党,这些共产党都是台湾最优秀的人。这是另外一种颠覆。”

  与“台独”争斗了三十年,蓝博洲本来打算转型去写“审美层次更高”的小说,用他对台湾历史的理解完成个人的历史创作,但不承认“九二共识”、拥有“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政府上台后在岛内大举“去中国化”、大搞转型正义,蓝博洲觉得现在还不是停下来的时候,他还需要非虚构写作这把利器,与民进党争夺历史的解释权。“因为台湾的形势在变化,民进党在搞转型正义,我就必须跟他们纠缠,如果我不写,历史就变成他们写的那回事。本来我可以摆脱了,去写小说,但是因为他们在抢这个历史解释权,所以我还要继续把这个事情做完,跟他们针锋相对,不然他们搞人海战术,把我盖住了,一般人以为历史就是这样了。”

  蓝博洲将自己比作一块石头,用一人之力对抗掌握了全台湾资源的一个政党,“我这个石头你越不过去,‘台独’论述就站不住脚。”

  与“台独”的纠斗险象环生,“台独”分子通过写论文的方式“地毯式”抓蓝博洲书中的毛病,想把他“斗臭斗垮”。蓝博洲应对的方式就是继续一篇一篇写自己的作品,“只要我写下来,他们就没有办法了,他们就要花更多气力去否定我。”“如果在理论上他们不能批判我,他们就要找出更多的事证,证明当时的台湾人不是我写的那样,而是他们讲的那样:台湾人在‘二二八’之后就开始搞‘台独’。但事实上‘二二八’之后台湾人是认同共产党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