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南台湾看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8-05-28 15:43:26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去解这个僵局。换成我是蔡英文,面对北京对于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的强硬要求,我也很难作出任何表态。要知道,对于蔡英文而言,一表态就叫作低头,而低头就代表输了。简单来讲,僵局就像赛局,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你赢我输。对蔡英文来讲,就算她一开始蓄意要去制造僵局,但是现状也将她放到了一个无法转折的空间。

  同时,我认为现在如果蔡英文作出任何一点退让,都是无颜面对那些支持者的选票,甚至是整个台湾社会的。因为民众会质疑她:如果现在退让了,那过去这一年多到底在做什么?反观习近平,若让他不再要求民进党讲一中,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尊严问题,也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我觉得这时候需要塑造一种氛围,这是一种心灵认知层面的转换,把整个局面从“胆小鬼赛局”转换成一个比较正面的赛局。

  第一,两岸必须互相看到对方的长处,互相肯定,然后再从互相肯定发展到互相欣赏。现在的状态是,大陆民众通过媒体瞭解台湾的信息,但是大陆新闻传递出的信息大都是:台湾百业萧条,政治一团糟,社会沉沦了。反过来,台湾的《自由时报》对中国大陆的描述也是一样:社会专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两岸人民都在用最坏的眼光看对方。所以,目前转换赛局首先要塑造一个氛围:对方都用正向的态度去解读信息。这样才能够让两岸的经济往来变成一个有正面帮助的工具。否则,在双方敌意相视的情况下,越多的经济往来只会适得其反。虽然僵局无法立即融化,但可以软化,不至于上升到一种对立的情况。我认为媒体在这个环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两岸氛围转换的关键在于谁愿意先说出对方的好。

  第二,是要开始正视对方发展过程中累积的成功经验和路径。我认为,如果两岸政府和人民一味地否定对方的做法或者单方面去控诉对方的不是,这对于未来的沟通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

  第三,未来的两岸关系需要更多的相互协调和包容差异。台湾不能忽视中国大陆不容分离的决心;反过来,中国大陆也不能够忽略台湾人民把民主视为核心价值的现状。两者之间的差异现实存在,而且必须能够被协调。

  第四,我认为真正的融合发展其实就是消化差异。我要强调一点,融合和征服不同。征服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否定,亦或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主导。回到两岸发展现状,虽然双方不论大小、规模还是实力都已经存在了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如果说两岸要融合,就必须回到原点,在一种真正对等的状态去协商、去谈判,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融合。否则,所谓的融合只会是主从关系。

  吴建德:创建沟通管道
      促进心灵契合

  接下来,我就如何改善两岸关系谈一些看法。针对民共两党之间是否有沟通管道的问题,我觉得似乎有,但好像层级不够,无法到达大陆的高层。同时,我认为,即时双方有沟通渠道,但是数量远远不够。国民党跟共产党之间有无数的沟通管道,反观民进党,屈指可数。因此,我认为,如今的沟通管道有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代表性不够;第二,层级不够;第三,成效不彰。 

  我认为,面对如今的两岸僵局,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民进党无法谈九二共识,那就着力谈一谈一中原则。如何诠释这个基本的核心意涵,需要大智慧。首先,民进党内部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如果没有共识,北京不会同意谈。针对九二共识,我认为两岸之间是否应该找出一个没有九二共识的“九二共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九二共识”那四个字的九二共识。这就需要从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里面去找解决的方法。此前,一套说辞是:我们会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两岸关系条例和台湾大多数民意的支持,去推动稳定的两岸关系,这是我们的大目标。这一套说辞,中国大陆不接受。那么蔡英文就需要从这套说辞里面,扩展出一个新的说法。此前,蔡英文已经讲过,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但是我觉得还是少了一环。我认为,如果蔡英文能够宣示愿意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和“宪法增修条文”来推动稳定的两岸关系,情况或许就会不同。一方面,民进党需要给出一个新的诠释去敲习主席所开的那一扇善意之门;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大陆也应该秉持一个宽容的态度和胸襟。

  第二个部分讨论的问题比较严苛,就是在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当中,如何建构一个比较稳定的互动架构?此前有一种提法是:台湾不独,大陆不武,以此为基础建构50年的两岸稳定互动架构。

  我认为,近期应该建立的架构是:台湾只要不独,大陆就不武。就远期而言,我觉得如果人民心灵契合那个阶段无法实现,一切的统一都会是无效的。我观察到,近年来习主席一直在谈心灵契合,这代表他知道心灵契合将会主导未来两岸统合的发展大局。所以,我认为中国大陆要更加努力推进两岸人民心灵契合的工程,这是一个重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简单的经济往来和几个惠台政策就能达到的。 

  此外,我想强调一点,中国大陆要以传统的王道文化来作为对台政策的主要原则之一。换句话说,也就是王不必霸:在力量强大之后,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姿态,让对方可以心悦诚服地接受。但是,两岸关系是一个复杂度极高的关系。因为,双方都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军队。所以如何让希望维持现状的大多数人民来接受大陆所谈的心灵契合,需要大陆审慎考量。

  我还在思考一个问题,大陆现在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能将台湾的一些项目或地区纳入其中?大陆经常强调两岸未来的发展是平等互惠的,那就应该透过两岸的经贸发展或者合作交流,进一步让人民共享红利。 

  最后,我觉得需要透过紧密频繁的两岸文化交流来逐渐化解台湾本土的台独意识。因为坦白讲,台湾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是天然独,而是天然台。这样的情况是民进党政府想看到的,也就是天然台跟天然独的一体两面。如果中国大陆不从这一些方面去思考,那么我对两岸关系是比较悲观的。但是作为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学者,我没有权利悲观,而应想方设法去改变这些悲观的情绪。我希望大家都想方设法找出一些突破两岸僵局的办法。同时,我希望这些突破是好的、是正面的。

  李文良:两岸需要“全面性”不分蓝绿的沟通

  接下来,我从现实的角度解读两岸的冲突点。第一,之前辛教授讲的很有道理,因为台湾习惯了民主,我们认为领导人是用选的,即使选的结果很烂,我们也认了。这点和大陆大一统的思想不同。大陆大一统的意涵是:我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决不能分裂出去。因此导致两种生活制度之间进行了一个很严重的碰撞,而且是长期形成的结果。

  第二点是制度的冲突。双方的领导人属于完全不同的风格:一个是完全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习近平。另一个是有英国履历的蔡英文。蔡英文出席活动时经党穿着牛仔裤,穿着根本不像一个“总统”,但是西方文化就是这样。 

  第三个冲突点是蔡英文认为,大陆政治她最懂,因为她当过陆委会主委,于是目前没有人敢跟她讲话,包括学者也插不上话,因为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她一人独大。

  此外,我观察到,如今大陆对民进党的定位是:民进党等于台独党。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大陆对民进党并没有太瞭解,往后需要加强。我认为台湾内部的政党斗争上,大陆应该扮演第三者的角色,不要插手或者有偏心。因为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是大陆所需要的,但是从一开始两岸接触的时候,国台办就往国民党靠。如果当初大陆给国民党让利的时候,也能给民进党一些的话,今天的局势恐怕会不一样。所以,未来的两岸沟通必须要有耐心,并且这种沟通是全面性的沟通,是不分蓝绿的沟通,大陆对国民党的支持要适度。

  有人讲“历史一中”、“宪法一中”,还有“分裂一中”,我认为这些都只是一个名词,因此,我们可以针对两岸共同需要的东西创造一个新的名词,例如:“生活圈的一中”。现在我们没办法提出具体的新模式,找到新路径,但是我们可以替蔡英文创造一些名词,供她选择。同时,这些名词也是大陆接受的,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发声,而不是闭口不言,否则只会使得两岸关系持续走低。

  李铭羲:开放交流格局
      转变融合氛围

  在我看来,台湾大多数民众的想法就是维持现状:和平的、不打仗的现状。但是就两岸交流的局势来看,和平稳定局势相对来说也会产生一些弊端。譬如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失败,或许它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两岸关系,而在于一些经济因素或是外在的政治氛围。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否光明,变数很多。 

  两岸人民一个共同愿望就是和平发展,并且维持稳定的状态。如何具体落实是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第一个部分就是学习,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大陆政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不管是对台系统或是其他部门,都需要对两岸关系有深刻的瞭解。 

  此外,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很明确地提出“六个任何”,也就是划定了反独的红线。除此之外,习主席也提出了两岸需要展开大量交流和互利互惠。这就需要双方都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只有开放以后才有能力展开工作。如果两岸总是秉持着竞争和博弈的心态,两岸交流的氛围是不会好的。如果氛围不好,所谓的融合发展就无法实现。

  第二,就是心灵契合。我认为要做到心灵契合其实是很困难的。这部分要透过民众、教育、文化和媒体去实践和达成,需要花大工夫、大资金和大资源。两岸关系的堡垒需要从内部攻破。

  至于蔡英文,我对她的理解比较善意,我认为她其实没有办法控制两岸关系的局势。两岸的互动关系非常庞大,政治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板块。此外,两岸在太多部分存在误解或者曲解。比如:教育文化上的误解和误判,这点不容忽视。

  至于民进党政府,如果希望能和大陆有一个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必须要做如下几件事情:第一,一致化。政府的内部讯息必须一致,其中包括政治讯息和文化讯息。此外,两岸交流要保持一致化。民进党不能够既想要交流的成果,又想要独的政治,这两者是矛盾的。第二,讲信用。在两岸互动当中,没有信用是没办法进行沟通的。第三,需要有效的沟通管道。我认为,双方政府需要互相抛出资讯,然后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实质的往来,最后达成有效的沟通。 

  最后,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角色非常重要。在整个国际大环境当中,美国、中国大陆跟台湾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但是,对此我并不悲观。因为美国的一中政策非常清晰,就是一个中国。这样看来,不管是萨德系统也好,国际环境里的变化也罢,这些变化均没有违反到一中这个支柱性概念。同时我也认为,大陆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去解决国际上的互动情况。我也觉得民进党政府在判断了这场僵局的危险性和成本以后,会在一个适当的时间来破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破冰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艰辛的过程。

  林富男:结语

  非常感谢大家参与此次“思想者论坛”。针对这个话题,我也有一些思考,2000年午夜,普京在他就职总统时说,你给我20年,我给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我记忆深刻。我认为在十九大之后,习近平也将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从过去的毛泽东、邓小平,到现在的习近平,我相信在他领导下,中国一定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伟大。所以,我今天的结论,有七个支持,也有七个期待。

  七个支持包括:⑴支持习主席想方设法完成中国梦;⑵支持习主席领导中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的G-2;⑶支持习主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共享幸福蓝天家园进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多边区域合作交流,让中国成为新时代的富强国家;⑷支持习主席成为中华文化核心义涵的执行者,即执行恕道、中道、王道的领导人;⑸支持习主席以身作则学知广博,由基层实践到顶层设计的能力与魄力,由救国、强国走向兴国之路,以坚强的决心及毅力建立廉洁高效以民为本的政府,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⑹支持习主席完成全球化的一带一路大建设;⑺支持习主席完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博爱理想。

  七项期待包括:⑴期待习主席以中道思想思考两岸未来,排除两岸和平发展的障碍;⑵期待大陆用以大事小的宽广胸襟处理两岸关系,台湾也不要无端挑衅;⑶期待大陆落实习主席的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以增进心灵契合;⑷期待大陆实现互利互惠的同时,也要投资台湾、建设台湾,如透过陆客来台观光、社团社区互访、农商工业产品贸易,藉以冲淡台独思想、强化融合发展;⑸期待蔡英文实践维持现状的思想,落实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走回头路、也不必在压力下屈服,带着为人民谋福址、促进台湾经济繁荣民生发展社会进歩的使命,让台湾腾飞;⑹期待台湾走向全球,勿以去中推独的做法疏离大陆,更不必花大钱扩大军购来拉美联日,我们需要的台湾也是世界的台湾;⑺期待两岸用包容、忍让、互爱、热情而迈向康庄大道,尽快实现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良好会谈。

  评论员简介 

  林富男: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企管硕士;曾任高雄市政府顾问、高雄市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行政院”政务顾问等;现为“行政院”政务顾问、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总召集人、高雄汉王洲际饭店总裁等。

  辛翠玲: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博士;曾任中华电视驻欧第一任特派记者、中正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等。现为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

  李铭义: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社会科学博士;现为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文良:现为社团法人台湾国际产业暨文化合作发展促进会理事长;曾任民进党籍高雄市议员,宜兰县政府建设局长,台北县政府劳工局主任,义守大学、长荣大学兼任讲师,高雄市政府建设局局长,台湾自来水公司董事长等。

  吴建德:现为树德科技大学两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

  (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