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军情网 ->> 军事热图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火箭军方阵里的一支“神秘劲旅”:导弹工程兵
http://www.CRNTT.com   2019-02-13 09:45:37


戈壁高原,导弹点火升空。
  中评社北京2月13日电/越野车穿过繁华的都市,向着大山深处飞驰而去。

  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汽车越来越颠簸,三拐五拐,记者一行很快就失去了方向感。同行的火箭军某工程旅政委皮祖峰说,这里交通不便,地质复杂,气候无常,完全与外界隔离,但对导弹工程兵来说,早已习惯了。

  大山无言,岁月可鉴。

  战略导弹工程部队组建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塔架安装,到第一批导弹阵地、一系列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他们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在南征北战中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忠诚之歌。

  高频率转场,跨昼夜作业,他们常年担负着艰巨任务的重压——

  使命重于生命,施工就是打仗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傍晚时分,记者前往某工程旅六连营地。一路上,只见道路两边停满了运输车、掘进台车等大型机械装备。班长舒建军正准备去工地送饭上夜班,他说,工程整体已经进入最后决胜阶段,人员轮流倒班,机械昼夜作业。

  跟随舒建军的脚步,记者来到灯火通明的“地下龙宫”。坑道里,有的官兵在埋设电缆,有的在调试装备,有的在焊接管道……洞外寒气袭人,洞内热火朝天。

  记者采访得知,作为我军地下工程建设的主体力量、火箭军战时工程保障的中坚力量,以及国家级应急抢险的骨干力量,导弹工程部队施工任务逐年递增,近年来始终处于全员投入、全线开战、全面攻坚的紧张态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