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财政压力大政府更要过紧日子
http://www.CRNTT.com   2020-03-27 09:23:02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电/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财政运行上表现为“减收增支”明显,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面对财政收支矛盾,一方面要抓紧有序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过紧日子势在必行。各地要强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用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曾金华评论文章表示,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中国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显示出了巨大的制度优势。同时,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这“三保”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三保”事关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是必须牢牢兜住的底线。为此,国家通过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加强库款资金调度等措施,提高基层财政“三保”能力。

  在收支矛盾加大的形势下,除了抓好复工复产、中央财政“输血”,强调各级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认识到,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越大,越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民生福祉,实现节用裕民。

  文章提出,一方面,要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压一般、保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该压的压,该减的减,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同时加大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需要强调的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需要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支持。今后一段时间,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将持续存在,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为此,要严格控制政府开支,把资金充分用于改善民生福祉。

  另一方面,要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大力削减低效无效支出,让每一分钱花出效益,确保资金使用达到预期目标。

  截至目前,各级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资金已超过千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经下达6.28万亿元。各地还加快了地方债发行进度,前两个月已发行12230亿元。对于这些宝贵资金,各地要确保具体使用安全、合规、有效。在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和疫情过后各项建设中,加强绩效管理,推动防控疫情、保障民生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文章指出,总体来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工作艰巨繁重,需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通过实施资金保障、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措施,尽快恢复经济运行秩序,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保持中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以顺利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