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政情 ->> 论述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http://www.CRNTT.com   2022-10-15 17:35:39


  中评社北京10月15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 “前进,前进,前进进!”伴随着雄壮的旋律,人们齐声高唱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今年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上的一幕,大家用这种方式,致敬新中国、礼赞新时代。在伟大的时代,建功伟大的事业,将爱国情、报国志化作实干,亿万人民正奋楫扬帆、凯歌行进,激扬起奋进新征程的壮志豪情。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年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引领和滋润着普通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火热开展,让文艺之光照亮基层;实现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这十年,我国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富民不断实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出澎湃不息的恢弘气象。

  重要庆典活动、重大历史时刻,激荡坚不可摧的精神伟力,凝结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记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建党百年之际,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天安门广场,激起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报国志。以传统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起笔,以天干地支十二时辰收尾,北京冬奥盛会惊艶世界、载入史册,展示着一个民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昂扬精气神。重大标志性事件发出黄钟大吕之声,而日常生活的点滴则成就了潜移默化之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这十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