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政情 ->> 论述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http://www.CRNTT.com   2022-10-19 11:54:44


  中评社北京10月19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折射出新时代十年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支撑起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满负荷生产的四川省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机械手臂辗转腾挪,一张张大尺寸激光显示光学屏完成贴合工序,进入贴边框、包装、出库等后续流程。“产品供不应求,全年出货量预计能翻一番。”公司副总裁吴庆富介绍。

  作为国内激光显示光学屏龙头企业,成都菲斯特成功攻克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制造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荣获“2020年中国专利银奖”。“2021年,我们率先实现了光学屏120寸应用。”吴庆富说。

  一家家企业扎根实业、辛勤耕耘,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在一家车企位于安徽的工厂里,一辆辆智能搬运小车来回穿梭,今年主打的新能源车型正在密集排产。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汪光玉介绍,在这里,每59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