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以法治方式呵护营商环境
http://www.CRNTT.com   2019-11-06 10:31:04


  中评社北京11月6日电/不久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并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填补了中国营商环境领域立法空白的条例,将为持续优化中国营商环境、快速推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驾护航。

  人民日报发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世君文章表示,营商环境涵盖企业登记、税收征收、投资与知识产权保护、跨国贸易、治安管理等各个方面。好的营商环境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须臾不能缺少,而法治,是对营商环境最好的呵护。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落地,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具体部署,产生了良好效果。世界银行发布《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指标综合排名跃升至今年的全球第三十一名。优化营商环境,中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成效显着。

  文章指出,现阶段,将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探索出的成功政策措施进行制度化、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公布的《条例》,通过立法的方式,将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探索及其成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将相对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规,使其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可以更好提升执行力度和效果。此举也再次表明了中国全力推动新一轮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文章分析,以法治方式守护营商环境,对于提升全社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将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立法有助于建立起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规划,明确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完善中国营商环境的内部与外部条件。同时,通过及时将相对成熟的政策巩固提升,有利于激发新的制度红利,实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此外,通过立法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轨道,不仅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体现,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举措。

  在内容构成上,《条例》共7章72条,既契合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又聚焦解决问题的发力点。从设计理念看,既有对以往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也为各地区、各部门的探索创新预留了空间;从涉及法律主体看,不仅包括各类市场经营者,也涵盖各类政府管理机构;从调整环节看,贯穿市场的准入、竞争、退出;从规范领域看,既调整政务服务领域,也调整行政执法和监督领域。特别是明确了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标本兼治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可以说,作为一部立足于规范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法规,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专门立法,不仅回应了市场主体关心的问题,而且对各界关注的前景进行了擘画,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的信心。强化法治思维、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一定能不断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打造更加繁荣的市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