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社论要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青报:读书的两难
http://www.CRNTT.com   2020-04-25 11:24:58


  中评社北京4月25日电/北青报:读书的两难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马建红

  每年世界读书日的“规定动作”,就是写一篇和读书有关的文章,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表明自己是个“读书人”。每年4月23日这天,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大多会推送一些专家学者的荐书文章,出版社的公号更会不遗余力推介本社出版的新书,令读书人爱书人目不暇接。

  撇开升学考试等功利的目的,读书确实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今年2月份,新冠病毒在全国肆虐之时,武汉方舱医院里的一张照片在网络上走红:一名年轻男子手捧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安静地读着,那种笃定与沉迷,让人忘了那是疫情正在肆无忌惮传播的武汉,也忘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恐慌和焦虑。人们说到一种危急情势时,常用“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来形容,而这位被称为“清流读书哥”的年轻人,诠释的却是一种“只要想读书,哪里都是书桌”的人生。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而对于不爱读书的人,在读书日里大多也不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一般会选择一份与此有关的职业,比如当老师、做编辑、搞研究,最终成为一个“职业读书人”。还有一些人既喜欢读书,好琢磨事,也喜欢做实际事务,动手能力也强,社会上最具创造力的应该就是他们了。另外一些人天生不喜欢读书,上学时迫不得已读过几本教材,走出校园后就没再摸过书本,但大约也不妨碍他们活出精彩的人生。

  不管怎么说,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见识是有好处的。人世间的事,并非只有亲历亲见才能被我们感知,人类大多数经验都可从读书中习得。也正因此,我们的人生才会不止百年,而是能与亘古的祖先对话;我们的生活圈子也不再是自己脚力所及的范围,因为我们大可以追随作者的脚步,潇洒浪迹天涯。所以古人说“开卷有益”,诚不欺也。

  如此说来,似乎只要打开书看看,就会有收获,读书是件很容易的事了。其实不然,抛开理解力的问题,对于一些专业性强且晦涩深奥的书,有人可能开多少次卷都是无益的,而即便是读那些常识性的书,甚或是一些畅销书,也不那么简单。笔者总结读书之“难”,主要有两点。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