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精准助力中小微企业 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12:11:23


 

  情势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也会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可总体概括为:一季度适当宽松,二季度适度收紧,但无论松紧中国都没有“大水漫灌”。

  中国经济第三、四季度和全年经济“接力转正”不是问题。但受制于全球疫情和逆全球化的外部风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外部市场受阻,内需市场不振,尤其是支撑实体经济基础的中小微企业,依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减轻负担。故而,货币政策还需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直达性”地精准帮扶中小微企业。毕竟,在内外市场环境的压力下,中小微企业的市场“造血”功能不强,还需持续不断“输血”,保其生存才能提振活力。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保中小微市场主体就是“留得青山在”。

  针对内外形势变化,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实,内循环不是靠大型市场主体“领衔主演”,激活中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才能使内循环可持续下去。

  大企业抗压能力强也无资金短缺之虞,融资难融资贵则是中小微企业的结构性难题。因此,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必须补上中小微企业缺金少银的短板,这样才能确保货币政策精准投放的有效性。尤其是楼市蠢动和股市喧嚣之时,货币政策更要关切中小企业,确保释放的资金不被截留和跑冒滴漏。毕竟,大投资的“花钱买增长”和楼市、股市刺激的内循环动力是不可持续的,让中小微企业充满活力才能夯实内循环的基础,实现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