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数字文化产业有望成为稳就业“蓄水池”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09:58:03


 
  创新现有社保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说,游戏、电竞、直播和网络文学等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对促进就业意义重大。从广度上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对人才需求是全方位的,几乎所有对该行业感兴趣的劳动力都可成为从业者。从深度上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又是一个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尤其是研发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中国实现产业转型,缓解劳动力市场中人才技能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说:“如果一个产业能够不断扩大就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到这个产业里就业,那这个产业一定是有吸引力的,是有希望的。”

  如何让这个产业在就业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曾湘泉认为,大多数非从业者目前对游戏等数字文化产业还停留在传统认知上,未来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提高全社会的认可度,强化该产业的正面形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该产业。

  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报告》指出,迄今数字文化产业对人才需求已呈现出高要求和多元化特点。然而,目前国内针对数字文化产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或培训机构较少,大部分从业者在产业中都是“干中学”的状态。应加快制定数字文化产业各专业领域岗位能力标准、课程标准,推动有关高校和职业院校探索专业学科建设;协同发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作用,大力培育实用型人才;加大引进数字文化高端人才的配套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报告》同时提出要构建数字文化就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发挥平台在数据汇聚、源调度、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就业数据价值最大化使用。《报告》还建议加强数字文化新型就业的政策配套研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