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青报:“西城大爷”抗疫经历的积极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20-06-19 11:58:29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北青报:“西城大爷”抗疫经历的积极启示

  来源:北青报 作者:时本

  社区封闭管理、学校停课、进出京管控,北京应急响应从三级上调到二级。同时,北京已对35.6万重点人群进行了核酸检测。三十余万人能“应检尽检”还要从北京本轮疫情的首例患者“西城大爷”唐某某说起,他明确回忆了自己的行动轨迹,而且还能用大数据验证。这对本次疫情防控有多重要?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吴浩进行了解读,对这位“西城大爷”给予高度肯定。

  唐先生应对疫情的做法,被认为达到了“教科书式”的水平。在发现自己出现发热等症状之后,马上骑车到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全程佩戴口罩,防范意识之强值得点赞。更可贵的是,唐先生对5月30日以来自己去过的地方能无一遗漏地回忆出来,而且明确回忆出过去两周中接触的每个人,提供了一份38人的详细名单。尤其是唐先生对6月3日去新发地购买海鲜并做了短暂停留这件事进行了准确描述,这为相关部门锁定新发地市场并迅速做出反应提供了重要依据。

  没有唐先生的帮助,相关部门最终也会将疫情传播轨迹弄得水落石出。然而,应对疫情就是与时间赛跑,拖得越久,疫情波及的范围也越广,防控难度也越大。假如没有唐先生的精准描述,就很难这么快锁定新发地市场。哪怕只耽误一天半晌,当前疫情形势或许要严重不少,唐先生为北京疫情防控立了一功,也为应对疫情树立了一个平民范本,社会应对他不吝掌声。

  也许有人认为,唐先生的记忆力超强,自己没这能力,恐怕学不来。其实不然,个人防疫做得是好是坏,起决定作用的是防疫意识和责任心,记忆力等能力只起辅助作用。即使唐先生记忆力不好,只要他的防疫意识和责任心足够强,能够主动说出新发地市场这个关键地点,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也能获得与当前相差无几的效果。而假如人人都能像唐先生这样,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疫情,就完全可以将防控网织得十分严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