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1-16 07:23:50


  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记者邱海峰评论文章表示,经济发展战略的导向,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均经历着深刻变化,面对变化,需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国内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显现,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关口,我们要主动适应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国际方面,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文章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得抓住关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矛盾仍然存在。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因此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看清本质。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仍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部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面对问题,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支撑。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如今,中国已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潜力如何释放?制度安排至关重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将能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应联通内外。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服贸会、第三届进博会以及外资来华高涨的热度再次让世界看到,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为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机会。也让我们认识到,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中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放眼未来,中国还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文章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对风险挑战,更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