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批评者说 】 【打 印】 
小黄车兴衰路:为中国技术投资敲警钟
http://www.CRNTT.com   2018-12-27 14:55:59


一名工人20日在北京街头搬运ofo小黄车(路透社)
  中评社香港12月27日电/在上海和北京的人行道上,曾经亮眼的黄色ofo单车杂七杂八地躺在地上,不是链条断了轮子变形了,就是油漆褪色了。同时,上千万ofo用户要求退还押金,该公司的创始人也承认正在考虑申请破产,这一切折射出这家中国共享单车创业公司的大起大落。

  加拿大《环球邮报》12月24日报道称,ofo的困境给中国的技术投资者敲响警钟,他们已经为共享单车、网约车和外卖等亏损行业投入数百亿美元的资金。不久前,ofo还在进军海外市场,幷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和滴滴出行等投资者大量融资。

  ofo是一种现象,一种年轻、城市时尚的象征。过去两年里,中国曾涌现出数十个小的竞争对手,但都以破产告终,只剩下ofo、同样获得阿里巴巴投资的哈罗单车以及社交媒体和游戏巨头腾讯公司投资的摩拜单车这3家主要参与者。但为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的代价高昂的竞争意味着,ofo及其竞争对手很难将人气转化为利润。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和要求退押金的用户越来越多,ofo陷入巨大的生存风险。

  在巅峰时期,ofo的自行车出现在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家。然而,公司内部人士说,公司发展步伐太快,却发现自己面临着从交通法规到破坏行为以及成本上涨的一系列问题。

  ofo的一位负责国际业务前高管说:“回想起来,管理显然有问题,我们扩张得太快了。”

  该人士说,ofo已经撤出以色列、德国和美国等市场,被迫出售资产,包括以2美元的低价处理一部分自行车。

  一家广受欢迎的创业公司罕见地濒临破产,也让一些政府部门感到担忧。中国交通运输部21日要求ofo优化退押金流程,也呼吁公众多多“宽容”,营造鼓励创新发展的可能。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