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发力垃圾分类催生更多“绿色职业”
http://www.CRNTT.com   2019-06-28 16:57:00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打开手机查看订单,跨上封闭三轮车,手提统一定制的弹簧秤,分门别类称垃圾……每天早晨7点半,李万海便开始了这一连串的动作。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57岁的李万海是北京爱分类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垃圾分类回收员。2018年5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一位网约车司机,变身成为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东关南里的垃圾分类回收员。

  垃圾分类回收员是去年才出现的新工种,也是被国家认可的“绿色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标示了“绿色职业”,即部分社会认知度较高、具有“环保、低碳、循环”等显着绿色特征的职业,其中就包括回收与利用废弃物等领域的生产活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绿色职业”与“网约工”结合,形成了“代收垃圾网约工”“垃圾分类回收员”。

  “居民和物业通过爱分类微信公号、小程序、电话等下单,平均每天我们小组接40单。”身为组长的李万海和其他三位组员负责5个大型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回收,“最多时1天可以回收1吨。”

  以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北京为例,每天产生近2.6万吨生活垃圾,不断增量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常住人口同样超过两千万的上海市也面临“垃圾围城”的压力。

  2018年,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垃圾分类从源头减量。

  “上海规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处以200元罚款,北京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列入了2018年到2020年的立法规划,新修订的条例对单位、个人均明确了垃圾分类责任。

  李万海说,居民每投递1公斤乾湿分开的小件干垃圾按照0.8元/公斤环保金奖励给居民奖励,居民分出的厨余垃圾每公斤给予1积分奖励,100环保积分兑换5环保金,环保金可以在爱分类线上商城和线下便利店进行消费。

  北京爱分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源鸿说,这不仅打通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最后一百米”,而且强化了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可以确保垃圾分类回收精准到每家每户。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