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几年台商开拓大陆内需市场,也是非常辛苦。因为欧债危机于去年发生,国际经济环境越来越困顿,大陆经济也受波及,难以再高速成长,其内需市场之扩张速度也受局限。台商在大陆内需市场中,面对着剧烈的竞争,能顺利卡位上垒者还只是少数,大多数都还在努力奋斗中。更何况,大陆用工的薪资成本还在快速增长中。除此之外,土地成本居高不下、环保规定越来越严等,都是当前台商非常头痛的问题。
社论说,十八大之后,中共新领导层有必要通过政策举措,来为台商经营开拓新局。其中重点,应是要尽量给台商公平的经营机会,行政管理上则讲究情理法兼具,使台商能减少无谓的困扰,得以长久安心经营。其实,中共上一届领导层在帮扶台商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只是,中共中央的政策,常常是到地方就变了样。打通中央政策下达的渠道,使相关帮扶政策能让多数台商切身感受,乃是当务之急。
譬如,大陆中央有协助台商内迁的政策,但这政策到了某些地方,却被扭曲为“强要台商迁移”的作法。亦即相关地方政府以城区改造为由,要求特定区域内的台商限期搬迁,还指引台商要搬到新规划的远郊工业区。这类作为,每让台商措手不及。
另外,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虽设有投诉协调局,在帮忙台商处理经营纠纷的投诉案件,但有不少案件,一发到地方层级,即遭“地方保护主义”所牵制。也就是地方政府“胳膊内弯”,偏袒辖区内被台商投诉的内资厂商,使台商难以讨回公道。这已成为台商圈流传的不愉快经验。
回顾过去,中共领导层的台商投资相关政策,实际上大都能契合台商实情,也能与时俱进,但是大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政生态,却常使相关政策被误导,而使台商在经营上煞费周章。中共新领导层不妨从这方面着手,来提升、改善台商的投资经营环境。
社论说,当然,中共新领导层在帮扶台商方面,也可设想税务优惠、金融支持、投标辅导、劳资协调等举措,使台商感受到更多实惠。要而言之,由于中共新任总书记习近平曾长期在福建、浙江、上海任职,对于台商经营生态,及台商对大陆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原本就颇为熟悉,台商总希望他未来于中共中央主政的过程中,能在帮扶台商方面,引导促成诸多的政策“亮点”,以大幅扩张两岸双方的共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