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火星将迎“中国来客” 
http://www.CRNTT.com   2020-07-22 11:04:24


 
  漫长的等待只是探火险途里的一道难关。据统计,人类探测火星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共实施44次探火活动。其中完全成功的只有19次,即使算上部分成功的,也仅有23次,成功率约53%。

  探测火星比探测月球的难度大得多,而发射深空探测器,需要运载火箭提供足够的发射能量,使探测器获得足够大的初始速度。

  7月20日,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由日本H2A运载火箭从日本种子岛发射升空。而“天问一号”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

  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介绍,在分离速度确定的条件下,重量越大的探测器,所需要的发射能量也越大。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液体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因为体型比其他长征火箭更加宽大,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也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胖五”火箭。

  在长征五号火箭出现之前,当时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大约可以将两吨左右的探测器送入地火转移轨道,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地火转移轨道发射能力,超过了5吨。因此,发射“天问一号”这样的大号探测器,只有“胖五”能够胜任。

  “依靠长征五号火箭强大的运载能力,我国行星探测之旅将站上一个新的起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火箭第一总指挥李明华表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