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外交纵横 ->> 观察分析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习近平外交思想怎用于中美关系?栾建章答中评
http://www.CRNTT.com   2019-07-13 00:20:32


中联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海涵 李娜)中联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日前在参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研讨会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他表示,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国际主要是着眼于构建新型的中国与世界关系。这种新型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首先表现为新型的中美关系。在处理中美关系的时候,我们希望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包容性理念来超越西方思维中的二元对立理念。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以合作的形式,有时也需要以斗争的形式。以斗争求合作,合作或许就可以促成。

  栾建章表示,中国希望与美国构建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中美关系,也一直努力在这么做。但美国总有一些人秉持着旧的国际关系理念、旧的零和博弈观念和旧的冷战思维。近代以来,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基本上是西方主导的,与此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思维模式是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就是把世界分成“你的”和“我的”。这些年来,美国总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敌人”,就是受这种思维影响。

  “而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栾建章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更包容开放和非排他性的思维方式,不以寻找敌人为逻辑起点。因此,在处理中国和美国之间复杂关系的时候,我们希望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种包容性理念来超越西方思维中的二元对立理念。让美国感到中国既不是过去的苏联,也不是现在美国。而美国正是认为中国同自己一样,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才会对中国进行防范和打压,这就是事情的本质。

  但是栾建章也坦陈,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种包容性理念去超越西方思维中的二元对立理念,这个过程并不会一蹴而就。因为几百年来,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包括中国很多人都深受这种思维的浸染。

  栾建章指出,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就在于它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把世界划分为“你的”“我的”、“敌人”“盟友”,而是以开放的、包容的、整体的理念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过中国和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所秉持的理念之不同由来已久,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能达成共识。但即使有困难,中方一直在把中美关系往新型中美关系上引导。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有时需要以合作的形式,有时也需要以斗争的形式。以斗争求合作,合作或许就可以促成。“斗争”和“合作”二者之间充满着辩证法,不要以为有斗争就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了。如果没有了斗争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存在,因为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条件,也是根本动力。中美关系也体现着这种辩证性。中方在处理中美关系的过程中一直向积极方面推动,但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不能少了斗争精神。

  栾建章表示,中国是愈挫愈坚的,没那么容易被打败。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外部压力越大,我们越团结,战斗性就越强。但我相信,中美两国之间虽有问题,但大方向还是在沿着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往前走,因为这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对中美关系的前进,我们要有信心,也做好了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