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两岸青年台湾大学政治对话
http://www.CRNTT.com   2014-03-16 00:22:41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中评社记者摄)
 
  潘忻人说,很少人会特别去思考,对岸同胞听到台湾人称他们为“中国”时“情何以堪”,又更少人会知道,中共当局对台的“理”的概念中,是怎样的逻辑。孙子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这边我要提出我的第一个想法:要落实“合情合理的安排”,我们必须先加强年轻人对对岸的认识,要改善这点也许要靠教育,但我觉得更应该靠媒体。如果没有根本性地解决这件事,那所有两岸的政治问题,都只会沦于蓝绿政客操弄群众、骗选票的工具而已。 

  潘忻人表示,解决了青年对两岸政治的资讯落差以后,才是真正可以讨论合情合理政治安排的时候。就目前而言,大陆对台湾的基本架构是:“要统一台湾”,而台湾对“统一”这件事,则是“暧昧地排斥”,我当台陆会会长以后常有人喜欢跟我聊统独,在台大这个环境里当然各种意见都有,但我必须说,我几乎没有听到“现在就统一吧”这种说法。这样普遍的认知随着大陆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茁壮,我觉得台湾年轻人必须发挥台湾日积月累,可以说已经普遍存在每个人心中的民主意识,如果大陆要统一台湾,那势必要在“情”与“理”上都说服台湾人,联电的曹兴诚董事长提出的“人民公投是否统一”就是一种解决办法,若能够尽可能地消弭年轻人对两岸的误解,提升台湾年轻人对对岸的认识,那我相信在二十年后我们这代成为台湾的中间份子时,两岸合情合理的政治发展会像水到渠成一样,自然地发生。所以我的第二的想法是,合情合理就是让人民拥有足够判断两岸未来的知识,让人民作主决定自己的未来。 

  马来西亚籍的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学生李慧易表示,作为海外的华人对于两岸虽然不能够主导两岸的未来的发展,但是一直都非常关注两岸的动向及未来发展。再说,海外的华人一直都努力的在走出民族的框架,因为一直都活在“疏散的华人民族主义”中,不过对与两岸关系,还是以“一中为原则”也就是整个中国为原则。 

  李慧易表示,“整个中国”概念的提出,一是区分了主权与治权的层次差异。“整个中国”是包括台湾与大陆,亦即是两个政府所管辖的地区。虽然台湾方面主张“主权及整个中国”的“主权唯一”观点,但是也以各说各话的方式叙述了“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看法。这个概念后来即成为“九二共识”中的“一中各表”。所谓“一中各表”指的是主权的各表,而不是治权的各表,亦即是谁是“整个中国”这个主权代表的各表。 

  李慧易表示,“一中各表”,是两岸在经历四十多年对抗后难得的一次大突破。台北务实地表达出了两岸“分治”,但是仍然坚决反对“分离”,也等于表达不会从“整个中国”中分割或脱离出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