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历史上的北京士大夫
http://www.CRNTT.com   2020-05-19 11:07:32


 

  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士大夫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上,浓缩了中华传统社会对理想人格、理想生活方式的典型追求,他们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特征也是今天不少人特别是文化人的向往。《北京士大夫》告诉我们,把握京师士大夫文化这个转化和融合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准确地认识北京文化的特征。

  从首都的高度看明清士大夫

  著名学者史树青先生在为本书的题词中写道:“幽州台上见古人直面来者”。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只有站在“幽州台上”,才可以真正明了“古人”之本来面目,也才有资格与“来者”正面对话。

  方先生从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的高度考察士大夫这个特殊群体的历史地位、文化特点、社会作用,从而得出结论:明清两朝“在辐辏辐射的过程中形成的京师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和总体水平”,而“京城士大夫的活动也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真正的京师士大夫阶层”。

  从一定意义上说,首都的功能定位与京师士大夫的地位作用互为背书,存在着强烈的互动关系。因为北京是首都,京师的士大夫就势必从思想上和文化上引领全国的文人志士;因为京师士大夫在全国思想文化界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北京才愈加强化了自己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绝对权威与核心地位。两者在互相促进对方发展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提升着自己。

  北京士大夫文化的西城述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