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交通新基建未来15年“施工图”敲定
http://www.CRNTT.com   2020-08-08 08:36:53


  中评社北京8月8日电/8月6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其中包括发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等智能高速动车组;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协同应用、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推动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先导应用示范区建设。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意见》提出,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着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这个文件对于进一步细化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和分阶段的任务,推动我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欧国立称。

  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意见》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应用。其中,发展智能高速动车组,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研制和试验。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电子单证、业务在线办理、危险品全链条监管、全程物流可视化等。建设邮政大数据中心。

  “融合高效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打造,将极大提高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整体水平和效率。”欧国立表示。

  《意见》还提出,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结合5G商用部署,统筹利用物联网、车联网、光纤网等,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建设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

  “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非常重要,这将促使国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欧国立称。

  《意见》强调,要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支持引导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争取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王璐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