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流动性投放"变奏" 央行精细调控资金面
http://www.CRNTT.com   2021-01-21 11:08:54


 
  “稳”字当头

  近两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此前“高频少量”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但背后的政策意图一脉相承。1月4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央行人士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这意味着央行未来一段时间不会过快过度收紧流动性,整体有松有紧,精细调控将是最大特征。

  同样“稳”的还有LPR报价。20日,1月LPR报价出炉,已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这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体现了宏观政策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相匹配。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海通证券梁中华团队认为,这意味着要保证融资增速和经济增速基本匹配。2021年,宏观政策的大方向是宽货币、紧信用、调结构。

  “2021年加息概率较小,逆回购、MLF等短端政策利率或维持现状。经济复苏呈现总量好但结构弱特点,如果政策利率加息,紧缩效应较大。目前PPI同比仍为负值,且工业品价格已涨至高位,未来PPI大概率难以出现大幅回升。”该团队称。

  梁中华团队认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信用政策的逐步收紧几乎可以说是确定的。而紧信用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房地产融资压降、国企融资回归常态和政府融资减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