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 ->> 专题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李克强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4-04-10 11:05:26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是有条件的。中国经济体量大,外汇储备多,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60%以上,人均GDP则刚刚达到5000多美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带来的增长潜力巨大。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将对稳增长持续发挥作用。

  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远。中国经济稳增长是有基础的,今后一个时期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届年会主题是寻找新的动力,我们将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我们将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建设,形成有益经验,并复制与推广到其他地区。这有利于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创造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建设法治经济,也会更多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稳定市场预期。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可以促进改革。我们将着力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譬如,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我们将在与国际市场更深度的融合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要向调结构要动力。围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弥补服务业这块“短板”,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邮政电信等更多服务领域,用税收的杠杆来培育壮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更多运用社会资本,增加养老、健康、旅游、文体等生活性服务供给。

  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从破解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入手,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与运用市场手段相结合,将在今年更大规模改造各类棚户区。

  我们将推动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重要陆路交通干线,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带。着力推进整个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们还将积极推动绿色工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发,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此过程中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扩大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的规模,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