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向改革寻找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http://www.CRNTT.com   2019-07-31 07:52:02


  中评社北京7月31日电/走进美的集团南沙智能工厂,200多台机器人一字排开替代了过去流水线上的工人;在顺德格兰仕集团,高端智能家电产品以自主品牌生产销售,不再贴牌生产……深入广东的企业调研,不禁被欣欣向荣的高质量发展潜能所震撼。今年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首破5万亿元,增长6.5%,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快于整体,二者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至56.5%和31.6%。“大块头”跑出了加速度,广东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前进。

  从改革开放之初借“三来一补”发展起来的“岭南服”,到后来“岭南药”“粤家电”席卷大江南北,广东制造业名声在外。然而就在几年前,广东的低端产业还占较大比重,新产业还不能完全挑起大梁,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这其中除了发展阶段等客观性因素之外,更多涉及科技管理体制、人才发展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体制机制问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理顺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广东紧握改革创新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紧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发展的质量问题、效率问题、动力问题,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

  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制度创新。能否在高质量发展中一往直前,主要就看能否打好改革组合拳,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在这方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提供了一个范例。作为全国首个新型科研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全新的投入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探索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被人称为“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不完全像事业单位”。制度创新带来的动能,创造出高效立体的孵化体系,为广东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是党中央对广东寄予的一个重要期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正式颁布实施,如何打破体制障碍、创新融合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广东以推进大湾区统一的市场连通、贯通、融通为重点,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政策对接、青年创新创业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大湾区建设任务落地落实。通过大湾区建设,带动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成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

  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同样不容忽视。“木桶原理”说明,短板不补,不仅拖累发展速度,更制约发展质量。广东的短板很明显,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壁垒明显、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难等。换一个角度思考,发展的空间会不会在“洼地”,发展的后劲会不会在“短板”?针对“短板”,广东正改革相关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去年底《广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颁布实施,这个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为的就是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体制机制制约,在全面扩大开放中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广东必能抢占未来发展高地。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