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经济运行稳中有变条件下保持宏观调控定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1-24 10:04:01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电/2018年下半年以来,短期与长期、外部与内部、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的相互交织,考验着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政策框架。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使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否会因此而改变?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或加码,是否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主线要改变?我们对于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布局的微调,是否意味着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要改变?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深化对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并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清晰而明确的回答。

  一、中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

  求是网发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文章表示,以往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我们的视角主要是两个:周期性因素和总量性因素。按照周期性因素视角,经济下行的矛盾和经济过热的问题均属于周期性而非趋势性的,或均被认定为短期性而非长期性的。按照总量性因素视角,无论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还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主要矛盾在供求总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侧。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及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发生变化:一是经济形势越来越呈现为周期性变化与趋势性变化相叠加、短期性变化与长期性变化相交织;二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三是供求总量不再是主要矛盾,需求侧不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这表明,对于经济形势的传统分析方法已同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形相脱节,越来越凸显局限性,其视角的相应拓展势在必行:不仅要关注短期性经济波动,而且要引入长期性结构因素;不仅要关注供求总量平衡,而且要追求供给结构的优化。

  以这样的视角审视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可以发现,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程中出现的,是经济结构调整阵痛的表现,是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外部需求可能遭遇的冲击,不会改变中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我们不应改变对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基本判断。

  正是基于“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前景”这样一种规律性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这一重要判断。这启示我们,抓住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和应对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经济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的问题和挑战,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根本之道。

  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文章分析,以往以需求侧为主的宏观政策的基本特征是:立足于需求侧并紧盯需求总量,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针对社会总需求实施立足于短期稳定的“对冲性”逆向调节。每当经济下行、社会总需求不足时,便实施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操作;每当经济过热、总需求过旺时,便实施紧缩社会总需求的操作。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一是政策的立足点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着力对象已经从需求转变为供给;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聚焦点是解决结构性而非总量性问题,其操作方法虽不排除需求总量收放,但主攻方向已转向结构性调整;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优化供给结构,短期的“对冲性”逆向操作虽仍不可或缺,但已不再是其主要选项。

  这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对需求管理的颠覆性变革。以往那一套运用多年的以收放需求总量为特征的方式方法,已不再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根本之策。取而代之的,是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核心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其所带来的变化,当然有针对外需波动启用扩大内需操作的必要,也有针对短期冲击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但政策终归有主次之分,相对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而言,扩大内需并非平行目标,逆周期调节操作也要精准恰当,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可见,在经济稳中有变的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非需求管理。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定总需求的核心目的,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而非重回需求管理老路。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宣示了“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念,而且围绕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这启示我们,只有继续循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道路走下去,在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的基础上,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并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管总的要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