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台湾网 ->> 最新动态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陈益源谈厦门孩子被卖到金门悲惨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8-08-18 00:21:12


陈益源曾任台湾文学馆馆长、成功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等职,今年二月借调至金门大学担任人文社会学院院长。(中评社 高易伸摄)
 
  陈益源说,1943年,年仅6岁的傅宗尧父亲因在菲律宾教书,当时侨汇中断,厦门又被日军占领,生母养不活孩子,于是以两担稻谷的代价卖给金门盘山村苦无子嗣的翁姓大家,并改名为翁渊族。1945年日军投降,傅父返回厦门打赢官司,将已经9岁的翁渊族赎了回去并改名为傅宗汉。2003年从厦门市水利局退休的傅宗汉写信求助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述说,渴望与金门翁家养父母取得联系。在时隔56年之后,已经65岁的他依稀记得当年金门翁家房舍的周边情况。

  陈益源表示,透过一张记忆模糊的手绘稿与金厦两地热心人士的协助下,2003年11月10日终于与当时高龄92岁的翁李荣旦女士于厦门和平码头相认、相拥而泣。当时老太太说,她这5、60年来对养子的牵挂不曾断过,也经常不自主地走向海边,望着对岸厦门,想起当年孩子要被抱回厦门紧紧抓着她衣角的模样,哭得眼睛都坏了。
 
  陈益源最后语重心长且感性地表示,这些历史故事的背后,我们应该趁还来得及时把它们都忠实地纪录下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