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融合发展:大陆推进和平统一的新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7-05-01 00:18:13


 
  通过融合发展推进和平统一的思路和建议

  既然两岸融合发展已经被大陆确立为一项新政策,那么我们就应采取各种措施将这一政策贯彻落实好。

  第一,建议将融合发展这一论述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对台工作的新指针。融合发展是习近平为促进两岸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而提出的新政策理念,但他本人并未对该政策理念展开详细论述;政策部门也未对该政策理念作过详细论述,所以该政策理念在许多地方尚需进一步挖掘、概括和提升。基于此,建议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和安排学界及有关研究机构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这一政策理念,使其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以更好地指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未来国家统一大业。

  第二,建议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来规划和推动这一思路。两岸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复杂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推动两岸融合发展,需要在政策、法律、观念和机制等方面均要有所突破。⑫在大陆现行体制下,如果缺乏顶层的设计和推动,这一政策理念很难得到落实。因为这一政策转向所牵扯到的部门和问题比较广泛,倘若缺乏中央高层的统一协调指挥,可能难以推进;加之台湾居民来大陆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必然会占据某些工作职位,分享大陆的资源和机会,这势必会增加有关方面的竞争。所以,大陆在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来自自身内部的阻力。为此,建议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来推动这一思路。

  第三,大陆要创造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台湾同胞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尽管是由大陆倡导和主导的,但其完成不能只靠大陆的“单打独奏”,而需要台湾同胞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然而,台湾同胞能否积极参与和配合,取决于是否可以从参与中实现他们的利益诉求。若台湾同胞不能在参与中获得自己所诉求的利益,或者所获利益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那他们就不会积极地参与,即便有些台湾同胞一开始参与进来,随后也会退出参与,这不仅起不到正面的示范效果,反而起到负面作用,使得融合发展政策被污名化。所以,对于大陆来说,这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尝试。

  第四,给予台湾台胞跟大陆居民相同的身份待遇。当务之急,可以考虑给台湾同胞提供“居民待遇”,这不仅可以方便他们在大陆投资、工作、就读、居住及旅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和国民意识,从而确立和巩固“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尤其在蔡英文当局大搞“去中国化”的情势下,给予台湾同胞“居民待遇”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⑬2015年实行卡式台胞证制度就是富有成效的一例,它使得台湾民众往来大陆十分方便。另外,大陆驻外领事馆可以依照大陆居民待遇对待旅居海外的台湾同胞。基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驻外使领馆可以向台湾侨胞核发大陆护照,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给予海外台湾同胞这些待遇必须基于他们的自愿。

  第五,未来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让长期居住在大陆的台湾同胞享有某些管理权利或政治权利。其一,可以考虑向台湾民众适度开放某些管理领域的职位。至于具体哪些职位可以向台湾同胞开放,还需详细论证,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总的原则应是:主权性、政治性事务的职位,包括军事、外交、安全等部门不可开放,因为在两岸目前尚未结束敌对状态的情况下,这些职位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即便两岸统一之后,这些领域也不能轻易放开。但是,可以考虑适度开放事务性、功能性、经济性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让台湾民众依照公务员法参与进来,具体参与办法既可以采取让台湾民众与大陆民众公平竞争的办法,也可以采取单独给台湾同胞留出名额的办法。其二,可以考虑给予台湾同胞适度的政治参与空间。譬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有关组织如工商联等职位,可以考虑给台湾同胞预留适当名额,甚至可以开放某些领导岗位。当然,参与是有条件的,譬如可以规定只有在大陆连续居住满一定年限的台湾同胞才可以参加当地选举或担任某些公职。具体制度如何,有待于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加以规定。

  第六,修订及出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大陆出台了一系列涉台法律法规,但随着两岸关系的向前发展,这些法律法规有的已经不合时宜,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对它们加以修订;在某些方面也曾出现过“法律真空”现象,这就需要及时跟进,补充相关立法。实践证明,有效的法律保障是两岸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未来两岸融合发展的实现也一定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台湾民众的法律素质普遍较高,法治意识较强,并形成了对法律权威的认同。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既有助于实现台湾民众的利益,又有助于增强台湾民众对大陆法治体系的认同和信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措施涉及到在大陆投资、工作、就读、生活的台商、台干、台生、台民等各类人群,出台这些措施涉及到国台办、公安部、教育部、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十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同时也涉及复杂的专业管理,笔者在此仅仅从宏观层面进行粗浅的探讨,而不可能逐一列举并展开专业性分析。由于融合发展政策涉及国家统一大业,所以凡是涉及到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不能因触及本部门利益而消极推诿。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载新华网,2014年9月26日。

  ②目前大陆官方在论及两岸融合发展时,仅仅提到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而未提及文化、思想、精神层次的融合发展,这自然延伸出一个问题:两岸融合发展是否包括文化、思想、精神层面的融合发展?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何习近平没有提及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习近平强调两岸推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主要是就台湾同胞融入大陆经济社会建设来讲的,是近期需要着手去落实的,亟待通过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而文化、思想、精神融合属于“软融合”,不是当前最紧迫的,在优先次序上,属于后序安排。其二,文化、思想、精神方面的融合属于另外一种含义上的融合,是指两岸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完成的融合。从习近平的讲话不难发现,习近平多次强调民族精神的融合,且大多在强调两岸共圆中国梦的场合。

  ③郭伟峰:《习近平对台思想与顶层设计》,载香港《中国评论》,2017年1月号,第7页。

  ④《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载新华网,2014年9月26日。

  ⑤王英津着:《国家统一模式研究》,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254页。

  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载新华网,2015年5月4日。

  ⑦台当局“劳动部”:《促进青年就业方案(核定本)》(2014-2016),台“劳动部”印制,2014年3月10日,第2-5页。

  ⑧台当局“劳动部”:《促进青年就业方案(核定本)》(2014-2016),台“劳动部”印制,2014年3月10日,第6-9页。

  ⑨《俞正声出席2017年对台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载新华网,2017年1月20日。

  ⑩《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载新华网,2017年3月5日。

  ⑪王沪宁:《构筑中国特有的政治体系模式——中国政府与政治序》,载高民政主编:《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⑫《杨毅周论习近平对台思想之统一路径》,载香港中国评论新闻网,2017年1月20日。

  ⑬富权:《国民待遇有利于强化台胞的国民意识》,载《新华澳报》,2017年2月3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7年4月号,总第232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