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哲对中国对美外交提出了四点具体的建议:从简入难,第一步是要做到媒体的逐步开放。如果做不到这点,中国要向国民解释,为什么西方著名的一些流行网站和文章被遮罩,这样做对中国稳定的好处何在。第二步构建思想库,习近平主席说要构建一百个智库,这其中一定要有关于美国的思想库成为亮点,还要有积极的研究成果,成为主要政策决定的依据。中国的思想库应该是一个知识共同体(policy community)。而要有真正的思想库,首先国家的法律政策必须有变化,比如“挂靠”机制、社会捐献的税收减免、经费的使用政策、严肃学术刊物刊号的放松等等。其次就是思想库之间要有流动,互相交流研究课题,大规模进行调研,拿到一手资料,这是智库的重要责任之一。
孙哲还特别谈到,中国要发展,毕竟是需要向美国学习的,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它的“多面性”、“流变性”和“先发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借鉴,“举个例子,就像跑马拉松障碍赛一样,美国在领跑。中国要紧跟其后,看到它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就毫不犹豫跟上去,看到它摔倒了就要避开,不要让同样问题绊倒自己。但是现在中国存在一种明明摸到了石头、知道美国是西方文明代表就是不肯过河、不肯与美国过多合作的现象。我经常说,中美关系耽误不起,每一次中美高峰会都要有亮点出现,要有逆水行舟的竞争精神和坚持不懈才行。
第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讲,中美两军要加强交流。这个事情迫在眉睫,现在两军都认识到不可能和对方打全面战争,一点点小的都会引发大冲突,双方都承受不了,但是在实践中,虽然两国政府都说要和对方搞好关系,但两军都磨刀霍霍,以对方为假想敌,实实在在地进行着各种军事准备。如果两军能有更大的交流,或许就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冲突,甚至节约上万亿美元的军事预算。
孙哲认为,中美军事外交特别重要,面对现在剑拔弩张的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萨德问题等等,必须在做对美军事斗争的准备的同时,也同样加大中美军事交流的力度。中美军事人员像现在这样的零星的交流是不够的,虽然军事短板短期之间无法弥补,但是类似于香山论坛之类的的对话会就应该多有几个,要频繁对话,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和美国、日本对话。可以考虑二轨先行,因为美国特有的“旋转门”体制,使很多能讲出东西的学者以前都参与过政府制定的决策。
第四,中美经济要以BIT(双边投资协定)为新的突破口,进一步把经济交往水准提升、提升、再提升。中美双方应该抓紧时间解决堆积如山的经济问题,中方要就美国关心的在华切实利益如美国公司是否能享受国有企业待遇、中国一些特定行业的对美开放、智慧财产权保护等等出台、落实新的政策,倒逼自己的进一步开放;美国应该就中国在美国的经济要求如民用高科技技术的出口、中国在美投资安全、中国企业赴美的政治障碍等做出实质性的努力。中美BIT签订以后,其意义不亚于中国加入PNTR(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美-中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所以今年一定要争取把它收官。
(郭至君,中评智库基金会国际部主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修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