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超低油价时代,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12:12:06


 

  弊则是对石化行业产生短期冲击,引发阶段性通缩忧虑。然而国家为应对疫情而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已经极大地激发了实体经济的活力,有效对冲了油价下跌的影响,因而出现通缩的可能性较小。

  3 积极把握重大战略机遇

  当前石油价格走势虽然对部分行业生产造成了短期冲击,但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来加以有效把握。

  1.产油国利益多元化创造了“合纵连横”的战略机遇

  纵观时下主要产油国,无论是从宗教信仰,还是冷战思维角度,都存在诸多分歧。虽然油价上涨是每个石油输出国都希望看到的,但对个别国家达成减产的激励和惩罚机制都较弱,中小产油国“搭便车”的意愿十分强烈。

  中国与绝大多数石油输出国都保持了良好的贸易关系,同时也不像其他国家受到较大的历史羁绊,在意识形态上也不存在障碍。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寻找战略共识和利益共同点,探寻最大公约数;采用“合纵连横”策略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为实现长期能源安全战略创造条件。

  2.健全和完善长效战略石油储备机制

  我国在1993年之前石油一直能够自给,不存在战略石油储备问题。但在1993年之后,我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石油进口量大幅攀升,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意识到了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逐渐将其列入国家议程。

  2009年,我国公布了建立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库存计划。2017年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商务部等同步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至2016年年中,我国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石油3325万吨(按照1吨石油7.4桶计算,相当于2.46亿桶),约占我国2015年石油净进口量的1/10。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