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观察空间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正成为非洲工业化伙伴
http://www.CRNTT.com   2018-07-27 09:53:43


中国工人和肯尼亚工人在中航国际的内罗毕工厂一起组装卡车。(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中评社香港7月27日电/本周,中国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其他停留站点包括阿联酋、塞内加尔、卢旺达和毛里求斯。阿联酋有石油,但卢旺达、塞内加尔和毛里求斯资源匮乏。对出访国家的选择让人看到了中国在争取朋友和影响非洲的努力中的另一个方面:把中国定位为非洲工业化的伙伴。

  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24日载文称,中国为什么能在非洲成为如此受欢迎的伙伴?可能是因为中国正在认真倾听非洲的抱负。

  北京对非洲抱负的支持幷未仅仅停留在口头上。2016年,在中国的支持下,二十国集团承诺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当时中国已经为非洲电力部门提供了330多亿美元的资金,这是对非洲工厂的关键投入。中国另外还为非洲的交通部门投入了410亿美元。

  通常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公司一直在非洲建设经济特区,为中国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合作搭建平台。

  埃塞俄比亚是中国投资非洲制造业不容争议的成功案例。我们的研究人员掌握了400多个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其中一些所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美国买家。

  塞内加尔和卢旺达一直在关注埃塞俄比亚的经验。为了吸引中国公司,塞内加尔雇用了一家中国企业在其首都附近建设一个新的经济特区。

  卢旺达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指望借助中国的力量促进自身发展。卢旺达人口密度高,使得发展劳动密集型战略极具吸引力。卢旺达人现在在首都基加利一个经济特区的中国工厂里生产纸制品、制服和衬衣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