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免门票是为了“算大账”
http://www.CRNTT.com   2024-05-26 13:45:54


(图源:央视新闻)
  中评社北京5月26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这两年,不少地方的景区通过各种方式减免门票:有的针对淡季和一些特定节假日免票;有的针对特定人群免票,比如60岁以上老年人、学生群体、医务工作者等;有的还玩出了新花样,需要游客凭真本事“打卡”通关,比如背诵《滕王阁序》等古诗文。景区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实现口碑与效益双丰收。

  也有个别地方脑筋没有转过弯来,依然把发展旅游简单等同于门票经济,大门票套小门票,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令消费者防不胜防,甚至有的地方还希望通过门票吃上“躺赢”饭。

  如今,对门票经济的依赖程度成为衡量某地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往往越是旅游业高度发达、服务配套成熟完善的地区,就越不在乎门票费。

  也许有人会说:放着送上门的真金白银不收,岂不是亏了?这就要从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说起。外部性也称作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与负外部效应。

  正外部效应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需花费成本。比如,科教文卫事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改善国民健康状况。负外部效应则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比如工厂排放污染物破坏了环境。

  免门票充分放大了旅游业的正外部效应。虽然门票收入下降,景区“小账”暂时受到损失,但客流量增加,全面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经济增长,相关行业均因此获益。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账”来看,显然是赚的更多。

  这一点,早在杭州开放西湖的案例中得到印证。自从西湖拆围墙、免门票以来,杭州旅游总收入从2002年的294亿元,到2019年增长至4005亿元,增长了10多倍。该“算大账”还是“算小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