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王越院士:中国国防科技已成最完备体系之一
http://www.CRNTT.com   2018-09-10 09:22:36


  中评社北京9月10日电/环球网报道,在第34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了有着优秀红色基因的军工名校——北京理工大学,听我国雷达与通信领域的顶级专家王越院士讲授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王越是中国34位两院院士(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者注)之一,他曾领导我国军用信息技术从白手起家到蓬勃发展,曾研制中国第一台火控雷达301系统、第一台海防雷达861系统、第一代歼击机火控雷达201系统、世界上第一台双波段炮瞄雷达302雷达、我国第一台晶体管化炮瞄雷达303雷达……除了在雷达领域的卓越成就,他还着眼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在北理工率先增设了“信息安全对抗”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相关领域优秀人才。

  在中国的预警机和各型雷达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顶级雷达专家如何评价中国军工领域的发展呢?针对记者的提问,王越表示,总体而言,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完备的体系之一,除了美国之外,目前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和中国比。从发展水平来看,目前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已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仍有一些局部短板,比如大型发动机与大型民用客机的制造与集成。信息科技领域的短板在于微电子与高级芯片的制造,这方面既有我们自己的技术差距,也和西方对我们进行联合压制有关,比如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外国相关公司试图通过通信协议、控制接口等来隔断中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普及与应用。民航领域,支线客机ARJ21通过那么多年才拿到适航证,中国大飞机C919的适航取证过程也势必会经过一番艰苦的博弈。


  王越认为,中国在军事与科技领域与西方国家的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中国曾获得很多战果,而这些战果并不完全靠发展装备赢得,还要充分发挥人的因素。比如,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几十年前曾多次抵近我国西部重要军事设施进行侦察,中国曾通过不断调整防空导弹的抗干扰性能多次击落当时非常先进的U-2侦察机。从这个角度讲,装备和技术非常重要。但军事思想和人的辩证思维对于最大程度发挥装备与技术潜能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一因素在科技与武器装备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适用。

  作为中国国防工业领域的顶级学者,王越也为立志献身国防和科技进步的年轻人送上了一段开学寄语。王越表示,年轻人特别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一定要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因为越是基础的,就越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比如,在核工业、核武器制造等学科领域,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研制原子弹是这个公式,研制氢弹是这个公式,制造核电站是这个公式,研制核动力航母也要用到这个公式。不过,怎么用好这个公式,需要把基础课中打下的基本功与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实际上,很多在军工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是依仗基础学科学习时打下的基本功,所以年轻人要非常重视本科时期的基础课,这是年轻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强化中国基础学科乃至中国科学技术的根本所在。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不被美国等西方霸权主义的大棒吓倒,不会因一时困境而失去信心,就需要把吸收中国文化精髓与本科时期的学习结合起来,比如阴阳辩证思维,这其实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结合实际的应用,很多的科技创新实际上都来源于这种思维方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