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新闻 】 【打 印】 
大湾区互联互通重要基础设施
http://www.CRNTT.com   2018-10-22 10:40:25


余烈表示,港珠澳大桥将推动三地人民更频繁交流(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港珠澳大桥是前所未有的三地共建工程,拉近珠江东岸的香港与西岸的澳门和珠海的距离,珠海口湾区将形成闭合网络,与现有公路、轻轨、地铁以至未来的深中通道,完善了三地的交通网络,有很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余烈强调,已动工的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都是推动大湾区发展的重要项目,两者是互相支持,不应看成是竞争关系。

  余烈表示,港珠澳大桥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推进港澳和内地在交通运输、经济、科技创新、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他相信,珠江两岸的交通更加便捷,三地人民的交流将更频繁,对大湾区的发展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达至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速地发展。

  高峰期逾万工人同时参建

  由大桥规划、兴建、验收、试营运到即将通车,足足经过了15年时间。余烈形容,建造人工岛海底隧道是难度最高的工序,在隧道两端兴建人工岛,快速成岛的技术在内地过去没有经验,为免影响香港国际机场的升降,施工限高80米,33节海底隧道沉管逐节放入海床,精准安装对接,每一节都不容易。

  余烈忆述,工程最高峰时期有一万多名工人同时工作,管理局每月开会进行数据分析,优化施工方案,同时兼顾天气变化,航道船只的协调,做好海洋保护、控制航速、噪音、排污等工作。

  (来源:大公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