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安理会未通过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草案
http://www.CRNTT.com   2019-12-21 15:50:19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20日就两份涉及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机制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这两份在授权延期、跨境点等问题上提出不同主张的决议草案均未获得通过。

  当天,安理会首先就比利时、德国和科威特共同起草的决议草案举行表决。该草案提出,将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机制的授权延长一年至2021年1月10日;保留该机制既有四个跨境点中的三个;请求联合国秘书长在6个月内对跨境行动进行评估。安理会15个成员中的13个对该草案投了赞成票,但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和俄罗斯行使了否决权。

  随后,安理会对俄罗斯起草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该草案提出,将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机制的授权延长6个月,同时保留叙土边境上的两个跨境点。该草案获得了5票赞成、6票反对和4票弃权,没有达到通过所需的9票赞成。中国对该草案投了赞成票。

  表决前,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和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决议草案。

  霍伊斯根称,叙利亚有超过400万人依靠跨境人道救援机制获得救助,并且有大量救援物资通过叙伊跨境点运送。

  但涅边贾引用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说,依靠该机制的叙利亚人数量不是400万而是100万,而且在叙利亚政府收复失地的情况下,已有不少地区可转由境内渠道获得救助,而对方草案没有依据当前形势做出相应调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叙利亚人道局势,支持国际社会加大对叙利亚民众的人道援助。但关于设立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机制,中方始终持保留态度。中方认为,叙利亚政府对改善叙人道局势负有首要责任,应首先考虑从叙利亚境内提供人道援助。跨境人道救援是在特定形势下采取的特殊救援方式,应结合地面形势发展及时进行评估,这种救援方式最终是要做出调整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