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我国已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灾受损
http://www.CRNTT.com   2020-07-19 10:39:05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据新华网报道,记者1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截至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西、湖北、重庆、广东、福建、贵州、浙江等地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

  “今年汛期,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近年来汛期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分析说,长江流域省份文物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其中江西160处,安徽144处,湖南62处,四川41处,广西35处,湖北31处。受损文物中,古桥梁被冲毁、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较为严重。

  据介绍,除了印发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外,国家文物局向文物受灾严重的四川、湖北、广西、安徽、江西、湖南、重庆等地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350万元。国家文物局将密切关注和督导各地文物防汛安全工作情况,并将根据各地文物受损实际,在灾后文物修缮修复经费和技术上给予重点指导和支持。

  “文物珍贵脆弱、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产权复杂,防灾减灾工作既是系统工程,也是专业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宋新潮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