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期待“慢火车”带来更多便利
http://www.CRNTT.com   2019-10-23 08:45:34


  中评社北京10月23日电/时至今日,人们渐渐习惯了乘坐动车、高铁。然而,也有一些“慢火车”赢得了人们的一致点赞。

  在很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当地群众会乘坐“慢火车”去集市售卖自家农产品、家畜家禽,到县城采购日用品,到城市求学、务工等。在生活物资相对贫乏的大山深处,这样的列车可能是人们通往外界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生活采买,还是脱贫致富都离不开它。可以说,“慢火车”已经成为沿线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能否补上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那些运行在偏远山区的“慢火车”,其运营收入恐怕难以覆盖火车的日常运行费用,但“慢火车”的价值不能仅仅用自身盈亏来衡量。“慢火车”的来往穿梭,为沿线百姓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彰显了国家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其意义远远不止经济效益。

  让人民群众在乘车出行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在铁路发展中享受到更多的红利,是铁路运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期待这样的“慢火车”能够继续前行,给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带来便利。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鹏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