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中欧班列将助推中国平衡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2-15 00:02:06


  中评社香港2月15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今年1月29日,随着中欧班列X8086/5次从成都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近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递增,货物品类日渐丰富,开行范围持续扩大,目前已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而国内城市在2019年就已达62个。这一运输大动脉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品质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据。最早的中欧班列至少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开行的是营满欧班列(营口—满洲里—欧洲)。此后则是2011年开始运行的渝新欧(重庆—阿拉山口—德国杜伊斯堡)班列。但起步之初中欧班列经营状况乏善可陈,2013年全年只开了80列。此后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很快就带火了中欧班列,2017年已猛增到3673列。

  早在上世纪初,西伯利亚铁路开通后不久,连接欧亚的铁路运输就已出现。当时中国境内的东清铁路曾是其运输网路的一部分,并带动了哈尔滨等沿线节点城市的建设和繁荣。二战以后,利用西伯利亚铁路以及与其相连的欧洲各国铁路开展的欧亚大陆桥运输,一度成为亚洲与欧洲之间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之一,当时尤其受到日本企业的青睐。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兰新铁路延伸至阿拉山口,与哈萨克铁路相连。这标志着新一条欧亚大陆桥的建成,此后自连云港、青岛港或天津港开往中亚和欧洲的大陆桥运输开始运营。但此前的大陆桥运输大多是有货则开、无货则停、途中多次再编组的运输方式,无法满足货主企业的时效要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有了飞跃发展,新线路的开通常常见诸报端,如今的中欧班列可谓遍地开花。目前全国开通中欧班列城市38个,连接欧洲及中亚城市36个。

  中共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通过陆续实施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浩特、满洲里等口岸站扩能改造工程,启动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枢纽节点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中欧班列的口岸和通道运输能力有效提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