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汽车强国 行则将至
http://www.CRNTT.com   2024-01-02 08:27:16


  中评社北京1月2日电/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迎来70华诞。过去70年,我国汽车工业在砥砺奋进中发展壮大,在自主创新中跨越式突破,跃升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也孕育了一批知名的民族汽车品牌,构建起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同比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汽车整车出口半年同比增速超70%,汽车市场以强大的韧性稳定向好,成为经济复苏的“压舱石”。

  在肯定产业发展峥嵘岁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下,中国汽车工业来到了转型升级的新隘口。我国汽车产业既面临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再扩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绿色、智能、安全、稳定发展等多重挑战。

  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笔者认为,应抢抓历史机遇,在汽车产业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力突破三大难点堵点,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技术底座,巩固和增强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下一步应乘势而上,继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体系建设,尤其是“制器之器”——工业母机的供给能力,使其成为构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和重要支撑。

  二是以更大力度创造有利于“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生态。基于产业发展实际,国家明确了将汽车、新能源产业、智慧道路设施和云计算技术融合发展,以系统生态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车联网和物联网融合所形成的网络支撑,是未来自动驾驶车辆所需要的关键基础设施,接下来应加强两网融合,推动智慧路网、补能、云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快产业协同示范应用,尽早打造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

  三是推动汽车出口国际化进程,打造国际竞争优势。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是车企做大做强、建设国际级品牌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展望2024年,车企应继续充分利用在供应体系建设、智能化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方面已建立的先发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进中国汽车品牌全生态出海。

  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回望70年历史的纪念时刻,更是面向未来整装待发的起跑时刻。相信站在新起点的中国汽车工业,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汽车强国,行则将至。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龚梦泽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