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 两岸聚焦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港区人大代表陈亨利建言“两制”台湾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19-03-07 00:27:53


 
  “反观台湾经济虽有增长,但就业市场薪资增幅偏低,经济发展长期滞后。”陈亨利说,除了“一国两制”的经验外,在两岸交流上,香港可以持续发挥“推动者”的角色,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到“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香港与孙中山亦有深厚渊源,孙中山文化资源同样丰富,可多作宣传推广,联系两岸四地民众情感。另外,中央可利用香港作为交流平台,两岸四地的学者就“两制”方案提出建议,以及研究在金门马祖等地区先行先试的互通方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陈亨利谈到,两岸是一家人,有利于两岸同胞亲情福祉的事情,中央愈积极推动,对和平统一愈有利,31条惠台措施正是对症下药。去年11月台湾“九合一”选举,清楚反映台湾民众希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诉求。

  陈亨利说,今年1月,高雄至福建平潭海上货运直航顺利首航,高雄水果直销内地反应理想,是一个“应通尽通”的好例子。同时,台湾有不少优势产业,包括半导体产业、电子工业、农业等,可以与大陆政策优势互补。台湾运用高新科技于传统产业尤其突出,以纺织制衣业为例,台湾在全球纺织品出口地中,位居第8位,出口金额为90亿美元,在功能性纺织品位居全球重要供应地位,成功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可以配合国家新时代发展。

  陈亨利建议,保持对台湾产业更包容的态度,选定两岸优势互补的产业,研究更多扶助政策,加强经济融合的深度。鼓励更多台湾青年到内地追梦、筑梦、圆梦,有效提升台湾民众幸福感、获得感,有助得民意、赢民心。

  “历史不能选择,现实可以把握。”陈亨利指出,两岸统一是历史趋势、是正道,香港同胞也可以出一分力,为两岸和平作出贡献。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同发展,共繁荣,才是中华民族福祉之所在。

  (中评报道组:张心怡 林艶 徐梦溪 张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