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图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四川宜宾李庄图片展 串连两岸历史记忆
http://www.CRNTT.com   2018-08-27 16:11:29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文图片。(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8月27日电(记者 倪鸿祥)四川宜宾市主办“2018宜宾李庄文化和哪咤民俗文化入岛交流活动”今天上午在台北101大楼启动剪彩仪式,同时举行文化沙龙座谈与图片展,宜宾市政协主席吕晓莉为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林政则等人导览图片,林对抗日战争时期一封“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文图片感触甚深。

  交流活动上午在台北101第32楼中国文物协会展馆进行启动仪式剪彩,陆方主要代表为宜宾市政协主席吕晓莉与宜宾市常委、宣传部长李敏,台湾方面包括林政则,台北市议员秦慧珠,前“文建会主委”、台南艺术大学荣誉教授黄碧端等人。

  启动仪式剪彩结束后,与会者先参观现场图片展,再举行文化沙龙座谈,由抗战时期曾在李庄工作的学者、学生及生活过的文人后代畅谈往日亲情与生活记忆,追溯抗战时期李庄肩负起文化救国的历史。

  现场图片展包括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以及现在李庄地方人文风情照,吕晓莉亲自为林政则导览图片,当林政则看到抗日战争时期一封“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文图片时颇有感触,他提到去年5月去宜宾市参加两岸交流活动时,参观历史建物时就有看到这个电文图片,如今在台湾再度看到它,实在令人感动。

  对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移大后方继续抗战,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博物馆、科技建筑机构的等重要文化单位也跟着迁移,李庄士绅罗南陔向同济大学发去“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16字电文,肩负起文化救国的历史重任,后来包括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公营造学社、金陵大学等十多个学术机构及科学、建筑、历史文学等重要文人都在李庄落脚,抗战结束后,又有不少文人因内战辗转到台湾生活,因此李庄文化成了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宜宾赴台交流团由吕晓莉带队,行程预订5天,除了今天上午在台北101进行交流启动仪式剪彩与文化沙龙座谈及图片展外,还将分别拜会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发展协会、在宜投资台商团队、台湾中华两岸交流协会、台湾中华两岸旅游协会等单位。来自宜宾翠屏山哪咤行宫的三太子神尊也将在8月29日将在高雄三凤宫接受信众拜谒。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