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章念驰:我在“文革”后的第一个重要活动
http://www.CRNTT.com   2018-12-29 17:31:14


辛亥老人梁烈亚与我们四个辛亥后裔
 

  代表团中还有两位教育家,一位是李楚材,一位是赵宪初。他们年龄都已七十五、六岁了,但仍健康、硬朗、才思敏捷。李楚材是教育先驱陶行知的入室弟子,始终坚持行知教育思想,他1943年创建位育小学,后扩大到中学,是上海公认的最好学校之一,培育优秀学生无数,创造了一套教育经验。位育小学规模很大,如今改成向阳小学,地址在襄阳南路一条弄堂里,当时我们家就住在学校的后面,站在晒台上可清楚看到学校全貌,我们兄姐及我都在这所学校读过书,所以始终亲切叫他“李校长”,他总是含笑应答。

  另一位教育家是赵宪初,他是南洋模范的校长,“南模”也是人们公认的好学校,培养英才无数。这俩位教育家都有一整套教育理论与方法,他们首先把学生当人来培养,教书首先教学生怎么做人,怎么长成有用之才,把人的天性与个性充分自由成长,充分培养人的创造力与张力。而不是像如今的“重点学校”磨灭了人的个性与乐趣。当年的好学校与好校长,是始终追求快乐教育,让每节课轻松愉快,而如今的教育完全变味了,变成摧残人的教育了。如果李楚材、赵宪初死后有知,非气得跳起来不可!

  代表团中还有好几位工商界代表人士,一位是荣家大姐荣漱仁(荣毅仁胞妹,算得上上海首富);一位是汤蒂因,上海金笔厂老板,人称“金笔汤”,一个女强人,代表了上海民族工商业;一位是金融界代表人士徐国懋,在不发达的上海金融界,他也是佼佼者了;一位是大隆机器厂和苏轮纱厂老板严庆祥。这些大老板与今天私营老板财力虽不可相比,但在当年上海滩都算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士了。

  这些人中,我与严庆祥最熟,所以安排在同一个房间相处,临行时张承宗部长叮嘱我——“要照顾好严庆老!”通过十天朝夕相处,我们更加熟悉了。严庆老时年八十六,但他很早出道,二十多岁就当了庞大的苏州轮纱厂厂长,独自在苏州主持工作。不料厂里老人马老员工有点看不起这个少爷,要给他一个下马威,故意唆使员工罢工。庆祥老问我:“遇到这样情况你会怎么处置?”我说“不知道”。他说,我想了一晚,第二天,我一个一个将老管事请进办公室,立刻关上门,将人拉到我办公椅上坐下,然后我向他跪下,说:“我少不经事,求您指点!”幷立即递上一红包……。如此不耻下问,一一请教,便很快弄清了真相……。我听了不禁拍案叫绝,真佩服他的智慧,知道了当个民族企业家不易。同样,“文革”后也有些人议论他帮日本人做过事,家中很紧张,他便找我去。对我说,他想给宋庆龄名誉主席基金会捐十万块钱,(这在当时是大的数目),让我去办一办。于是我给沈粹镇说了,很快办成了,国家也很高兴,统战部也很高兴,非议也没有声音了。他特地给有关部门写了封信,说是应章念驰和李希泌(李根源之子)提议而为基金会捐款十万,这样他也算在国家面前谢过我了,真是精明睿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