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军情网 ->> 军事热图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陆军赴俄参赛队员的厄尔布鲁士战斗宣言
http://www.CRNTT.com   2018-08-08 09:23:19


吊渡过河比赛。
 
  “不抛弃不放弃,倒也要倒在终点。”队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得最多、感触最深的,是比赛中受伤后,大家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坚持完成任务,不让一名队员倒在比赛途中。

  “我在按方位角行进课目比赛时左脚腕受伤,接下来的机降强行军5公里课目中左脚踩到碎石,伤情加重,疼痛难忍。但我没有停下,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拖全队的后腿。”在比赛中担任狙击手的下士陈航说,“突然我感觉背后有一股力,是队长赵海永用他的登山杖顶着我的背囊推着我前进,最终我们全部抵达指定地点,成绩比预计时间快了30秒。”

  “我在机降急行军课目中体力消耗达到极限时,战友马举卫帮我扛枪,其他队友鼓励我,最终我们完成了任务。”队员张旭回忆说。

  按照比赛设置,参赛队员不得中途退出,因伤病退出者将扣除其在比赛中的所有成绩。为了团队的荣誉,12名中国士兵在比赛中秉承“老西藏精神”,庄重承诺:不抛弃不放弃,倒也要倒在终点。

  据介绍,在13天的赛程内,来自中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印度7个国家的84名队员,将在欧洲第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周边平均海拔3900米以上的高原上,背负至少30公斤,采取昼夜不间断实施的方式完成比赛。

  “各国参赛队员的能力素质都很强。和强手在国际赛场上角逐,是非常好的一次交流机会。”“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中国参赛队领队包建喜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